暴涨超30倍!内地消费者为何爱买香港保险?|马上评
钛媒体APP
2023-06-12 18:51:37
0

原标题:暴涨超30倍!内地消费者为何爱买香港保险?|马上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内地访客赴港买保险迎来了大幅增长。

近期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的2023年首季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水平达96.13亿港元,大幅上升2686.4%,占个人业务总额20.5%;新造保单数目为34506份,去年同期为1029份,增幅达3253.4%。

从保单类型来看,今年一季度内地访客在中国香港地区购买的保单中,终身寿险、重疾险和医疗在已发出保单份额中占比位列前三,分别为55.6%、33.4%和5%。其中终身寿险的增长势头最猛,同比增长达到了近65倍。从保费来看,年金和储蓄寿险增速最高,分别同比增长89倍、67倍。

2023年一季度香港保险业新造保单保费。数据来源:香港保险业监管局。

部分保险公司的业绩报也印证了这股内地访客赴港买保险热潮。友邦保险202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按固定汇率基准,一季度友邦保险年化新保费同比上涨34%至19.98亿美元。其在中国内地、香港、东盟和印度的业务均取得双位数字的新业务价值增长。保诚保险公司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也显示,按固定汇率基准,保费等值销售额同比增加35%至15.59亿美元,主要是受到中国内地跨境流量增加、中国香港本地需求上升,以及公司旗下多个其他业务单位取得增长的推动。

为何今年内地居民纷纷远赴中国香港地区买保险?港险产品有何吸引力?香港投保热背后又暗藏了哪些风险因素?

为何港险备受内地访客青睐?

对于内地访客赴港投保激增现象,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将其归因于:“跨境人流恢复正常释放了压抑多时的需求,加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自从2023年2月6日,中国香港地区与内地实现全面“通关”,这也意味着因疫情冰封三年的香港保险业开始解冻。

除此之外,港险产品受追捧也与本身具备的性价比优势有关。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目前内地访客买港险的以储蓄寿险比较多,储蓄寿险又以分红险为主流,相对于内地的理财险产品,其最大优势在于长期分红较高——虽然保证收益率比较低,只有1%左右,但加上预期分红,长期收益率可达到6%至7%水平,超过了内地保险公司同类型保险产品。至于同样受欢迎的重疾险,则是相较内地拥有价格优势。在同等保险范围下,香港地区保费普遍比内地略低,而且还具有合理分红水平,对消费者产生很大吸引力。

与此同时,香港保险公司也一直在积极迎合市场及时迭代产品。比如近两年一些香港巨头保险公司开始推出多元货币保险产品,即允许保险合同中使用多种货币进行保费支付和理赔结算,可选择货币高达七到九种,覆盖了人民币、美元、英镑、加元、澳元等币种,每三年可以选择转换一次保险货币,可以满足高净值客户的外币需求。此外,2022年开始,香港保险还新增了保单分拆功能,保单既可以一拆多,还可以更改受保人,把保单利益拆分给不同受益人。如此一来,灵活性高的香港保险产品自然很容易受消费者青睐。

再从全球金融环境来看,中国香港地区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拥有成熟的金融市场系统,无论在资产端还是资金端,都有丰富的供给和巨大的交易规模,各类资产定价机制和交易市场都比较成熟,这都为香港保险公司进行全球资产配置提供了便利,使得香港保险公司在资产端能够实现全球化的标的配置和风险分散,从而让保险产品实现较高的盈利能力和分红水平。

事实上,港险以上种种优势早在疫情爆发的前6年就开始对内地访客产生了巨大吸力,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2019年,内地访客新单保单保费占全港新单保费的比例一直超过了20%。尤其是在2016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其新造保单保费达到727亿元,占全港新单保费的39.3%。

2016年的保费峰值,一方面原因在于当时人民币贬值之下的保值需求,另外,2016年3月起,限制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新政也陆续出台,包括暂停内地客户使用银联卡等电子支付方式在香港缴交保费等规定。这也刺激了一波内地访客抢先在政策生效前赴港买保险,使得2016年内地访客新单保单保费比例登上历史新高点。只不过后来因疫情封关和政策变化等原因,内地访客新单保单保费比例才在2020年—2022年期间断崖式下跌,一度跌到了0.9%。

赴港投保热潮背后的“B面”

在笔者看来,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现象在未来一段时间大概率还会增加。一是因为目前内地访客对港险需求旺盛。据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奥纬咨询3月公布的调查报告,72%的内地受访者计划在未来24个月内来港旅游,47%的消费者有兴趣在旅行期间购买香港的人寿保险产品。而瑞银实证所(UBS Evidence Lab)通关做的调查也显示,受访的1000名内地居民中47%有意购买境外保险,约三分之二考虑在通关一年内投保。瑞银预计,内地消费者来香港地区投保到明年有望超过疫情前高峰。过去两三年因为疫情被抑制的需求,会在今明两年释放出来。

另外,考虑到今年以来的银行集体降息,内地银行存款利率步入“2时代”后,内地访客的一部分理财需求也有可能释放到港险市场。

但需要注意的是,港险并非适合所有内地消费者,背后也有诸多风险因素须考量。

首先,购买港险需要去香港地区当地的保险公司投保,这对内地居民来说成本较高。如果通过代理人转交等非正规渠道缴费,也容易带来资金损失的风险。因为在现实案例中,曾出现一些消费者委托代理人缴纳保费,但代理人并没有将保费缴纳至保险公司,导致投保人保单失效的情况。

其次,购买港险还需要考虑到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比如投保长期寿险需要定期按时缴纳保费,但如果期间外汇支付政策发生变化,就可能面临无法按期缴纳保费的风险。

另外,因预期收益较高而备受青睐的香港储蓄分红险,其最终收益率其实也是不确定的。因为香港保险市场化程度高,并未对保险产品的红利演示有明确规定,因此大多数产品都采用6%以上的投资收益率进行分红演示。但分红本身其实属于非保证收益,最终能否达到预期都要取决于保险公司投资收益能力如何,不确定性较大。

而在保险最重要的理赔环节,购买港险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一是因为港险公司理赔时对客户的赔偿款项只能汇入其香港的银行账户里,不能汇入其在内地银行的个人账户,这会给内地消费者提取和使用理赔款带来不便。二是我国内地法律不保护香港地区保单权益,一旦香港保险保单发生纠纷,内地消费者需要前往香港地区维权,其法律诉讼费也高于内地。第三点也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一点,香港保险健康申报环节的告知要求高于内地。和内地的有限告知不同,香港保险实行的是无限告知,投保人如果因为不清楚或不记得很久以前的患病和检查情况,理赔时就会被保险公司拒赔。

综合上述种种,不难看出赴港买保险这件事“A面”和“B面”兼有,内地消费者去香港购买保险可以享受到专业化水平高、多元化产品选择和国际化金融服务等优势。然而,购买者也需要考虑费用、货币汇率风险、跨境操作复杂性以及监管差异等方面的因素。赴港买保险,切忌跟风,应该根据自身需求和情况进行权衡和决策,才能避免踩坑。(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货车司机月均收入5000-80... 制图:李芷琪(豆包AI)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公路货运市场,公路货运承担了全国七成以上的货运量,380...
每周股票复盘:华电国际(600... 截至2025年7月11日收盘,华电国际(600027)报收于5.55元,较上周的5.62元下跌1.2...
每周股票复盘:高测股份(688... 截至2025年7月11日收盘,高测股份(688556)报收于7.38元,较上周的7.12元上涨3.6...
每周股票复盘:浙数文化(600... 截至2025年7月11日收盘,浙数文化(600633)报收于14.01元,较上周的13.66元上涨2...
TCL智家涨0.41%,成交额...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7月11日,TCL智家涨0.41%,成交额1.46亿元,换手率1.40%...
原创 欧... 最近,欧洲那边似乎又掀起了一股新的反华浪潮,看得我是目瞪口呆。 先是欧盟,说取消就取消原定在北京举行...
A股突发!牛市旗手,突然异动!... 刚刚,券商股再度异动! 早盘,券商股异动走高,中银证券短线拉升涨超8%,红塔证券涨超4%,哈投股份、...
无锡市和华为云打造的人工智能创...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正深刻重塑各行业发展格局。7月11日,以“引领智能升...
重磅!机构打新“白名单”来了 来源:中国基金报 【导读】中证协公示2024年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拟定名单 中国基金报记者 ...
加速突破1000亿件!“小包裹... 今年我国第1000亿件快递来了,来得比去年还早35天。 来自国家邮政局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
政策与创新双轮驱动 生物医药E... 2025年7月11日,生物医药板块早盘拉升,截至上午10:08,生物医药ETF(512290)涨幅达...
黄仁勋,又减持! 【导读】英伟达不断新高,黄仁勋不断减持 见习记者 储是 英伟达总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之际,英伟达CEO...
3年前还是$45万,如今已$7... 在距离珀斯东南方向一小时车程的一个普通区,一栋位于187平地块上的小型三居室住宅,预计售价接近70万...
【投融资动态】天目鑫望天使轮融...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7月8日公布的信息整理,天目鑫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天使轮融资,融资...
银行股,年内33次刷新历史高点... 本周,A股放量上攻,上证指数收复3500点,连续创年内新高,上证50、沪深300等也频频刷新年内高点...
业绩两度下修、销售费用逆势增长... 7月12日,通化东宝(600867) 发布《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
上市公司理财热“退潮”!上半年... 曾经火热的上市公司买理财现象有所“退潮”。近期,海信家电发布公告,称于2025年6月26日至2025...
悦安新材:金属注射成型喂料需求... 悦安新材7月11日晚间发布的机构调研纪要显示,随着消费电子和精密零部件等领域对产品性能要求的提升,下...
做大做强集装箱航运,招商轮船1... 7月12日,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轮船”或“公司”)发布多则公告。 4月1日最新版...
原创 新... 马斯克成立新党的举动立即遭遇来自特朗普阵营的实质性反击。就在“美国党”成立当天,特朗普的长期盟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