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提‘千亿’的政府引导基金都不好意思出声了。”
5月31日,浙江杭州三大千亿基金重磅发布,在原来基础上,升级打造杭州科创基金、杭州创新基金和杭州并购基金3支千亿母基金,推动形成总规模超3000亿的“3+N”杭州基金集群。
5月26日,在2023中国(温州)创投大会暨首届浙江基金招商大会上,温州设立市级500亿元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市县联动形成超千亿元产业基金集群,目标撬动3000亿元规模的产业投资。
在往前一周,5月18日,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专项基金群开启签约,目标总规模超2000亿元的“4+1”专项基金群正式启动。
不足半月,浙江各种“千亿”母基金的消息堪称热闹。
浙江创投的发展在一直位于全国前列。这几年,下沉县城的趋势更是愈发明显。除了省会城市杭州,金华、温州、衢州以及嘉兴这两年更是势头强劲。
据悉,温州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按照“1+1+1”的总体框架组建。即下设一支温州市重点产业发展基金(规模200亿元)、一支温州市国资创新投资基金(规模200亿元)、一支温州市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规模100亿元),分别定位于政策类、效益类、科创类。
除了给钱,温州更想把人留下来,启动了大罗山基金村,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吸引VC/PE机构落地温州。
“在全国同类支持基金产业发展的政策中,我们的政策支持力度是处于第一梯队的,并且所有政策都有真金保障,第三方专业机构全程跟踪服务。我们打算通过五年时间,在基金村引入超50家基金管理机构、400家私募基金类机构,募集与投资管理规模超400亿元,打造真正的浙江创投第三极和全球温商侨商股权投资中心。”温州市瓯海区委副书记、区长刘云峰在现场表示。
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温州本地企业每年最高可获奖励2000万元,并连续五年根据贡献给予大力度奖励。此外,在基金返投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放宽,子基金投资本地的最低金额,降至母基金出资额的一倍。
除了以最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民币创投基金的落地之外,大罗山基金村还抢抓QFLP试点机遇,打通海外资本投资温州的绿色通道。截至目前,首支5亿美元的基金,已经落户基金村。第二支21亿美元的基金落地工作正有序推进。
如今,温州各个地区都是前仆后继来出差的投资人,创业形势一片大好。